古香道民俗風情在現代廟會中再現。大西山曾經是古香道的一部分,現代公路也是依山而建,蜿蜒曲折,生機盎然,已經變成了一條景觀路。新京報記者 尹亞飛 攝徒步大西山,也是在接受生態教育。新京報記者 李飛 攝
  ■ 約會大師西山系列訪談之三
  北京整個城市構建,借景西山、借勢西山、借水西山。西山是北京的母親山,她是北京民俗風情的寶庫,積澱著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。在北京建設世界城市的今天,大西山民俗文化的重要作用是什麼?該如何保護和傳承?大西山系列訪談第三期,北京市文史研究專家趙書先生為我們細細道來。
  五方雜處之地文化多元共生
  什麼是民俗?民俗首先應符合三大特點,第一,是“不怕重覆”;第二,要“發自內心”;第三,應是“公眾行為”。
  民俗是一個凝聚人心的偉大歷程。十幾億人,在沒人下通知、沒人下聖旨的情況下,一塊兒吃餃子、一塊兒吃月餅、一塊兒吃粽子,民俗裡面所蘊含的力量是了不起的。
  正因為有屬於自己的民俗,我們中華民族才和其他民族區別開來。對於地方也是如此,沒有地方的民俗,怎麼跟其他地域區別?民俗是一股凝聚人心的力量,持有共同民俗的人們形成了緊密的共同體。民俗是民族存在的文化標誌。文化藝術是我們的臉面,民俗則是我們的基因,這個基因也是一種文化精神。
  說到大西山和海澱的民俗,首先要瞭解其所處的地理位置和周邊環境。在北京三山五水一平原的大格局中,海澱屬於西山永定河文化圈和軍都山溫榆河文化圈的交匯之地,也就具有了融合多元文化的天然優勢。北京是“雙龍交匯之地”,一條龍是我們中華民族偉大的長城;另一條龍則是大運河。通過溫榆河,長城和大運河交匯在了一起。而雙龍所戲的一顆明珠就是海澱。
  海澱是五方雜處之地。在這裡,既有“三山五園”所連接的宮廷文化,又有稻田、麥黍所呈現的生產文化。還有高原文化,比如海澱的喇嘛寺廟特別多。北京有37座喇嘛廟,大約一半都在海澱。草原文化、森林文化、海洋文化,都在此交匯。宮廷文化、士大夫文化、市井文化,也都在此共存。
  西山古香道上對幸福的追求
  大西山的民俗文化,繁榮而活躍。在妙峰山娘娘廟,香火鼎盛的歲月中,這裡的古香道成為重要的進香之路。每年十幾萬人的進香盛典,在山巒疊翠、風景幽麗的山間香道,積澱著民間信仰的虔誠與厚重。
  我家住在海澱的藍靛廠,附近有個西頂廟,也是一座娘娘廟,所有城裡來的花會,路過長春橋的時候,都要進行演出。比如說,舞的獅子都要盤起來、點水。
  因為我是海澱人,小時候剛懂事就知道妙峰山。當地老人一說起妙峰山來,活靈活現的。比如說,夜裡往西山一看,大家都打著火把上山進香。十字形的道路都被火把照亮。
  妙峰山被譽為中國民俗學的發源地,表現了幾大文化特色,第一,我們中華民族對幸福生活孜孜不倦的追求。比如下山的人遇到上山的人,要說“您吉祥”、“您虔誠”,上山的人遇到下山的人,也會說“您吉祥”。上百年來,每年有十幾萬人上山,沒有專人管理,這體現了人們高度的文化自覺。
  再比如,在藍靛廠這個地方的老百姓,每年大家自覺上山修道路。還有縫鞋老會、清茶老會,為人們解決上山縫鞋子、喝茶水的事情。這些都是人們自覺的行為,在善意舉動里,有一種對幸福的追求。
  《燕京歲時記》這樣描寫香道的盛況,“進香之路日闢日多,近日之最稱繁盛者,莫如北安合(河),人煙輻輳;車馬喧闐。夜間燈火之繁,燦若列宿……香火之盛,實可甲於天下矣。”
  隨著妙峰山香火漸趨低迷,大西山古香道沉寂了。作為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見證,該如何保護和發展?這是今天我們所關註的問題。只有當我們將它的價值認識清楚,才能體會到它和我們現在的生活如何發生關係,如何在現代發揮作用。
  時代創新嫁接於傳統精神中
  我國傳統民間生活的節日架構是“三元七重四時八節”。曆法對人們有諸多的提醒,首先,提醒人們倫理的意義,要祭祀祖先,不忘先人。第二,提醒生命的意義,夏天和秋天的輪迴,你在此之間發生了哪些變化,你應該更加保重身體等;此外還有道德教育、審美教育。
  大西山地區保留著獨特的立夏習俗,立夏是夏三月的開始,天地氣交,萬物華實。此時,西山腳下飄出濃濃的粥香,一幅生動的喝立夏粥的民俗畫捲徐徐展開。其實早在幾千年前的周歷上,周天子要穿著紅衣裳、乘坐紅車紅馬,到南邊去迎夏。
  海澱屬於大西山淺山區域,在如流的時光里醞釀、沉澱著許許多多的民間故事,值得我們去挖掘。曹雪芹曾在海澱西山生活著述,將清代盛行的一項傳統體育競技活動寫進了小說,《紅樓夢》里第二十八回寫,“門上小廝在甬路底下踢球”,經過考證,小廝踢的球是蹴球,也就是踢石球。
  著名學者金啟孮在《北京郊區的滿族》一書中,回憶幼時在海澱藍靛廠外火器營中,和滿族小伙伴們踢石球,這些都在印證海澱與蹴球有著極深的淵源。這些都是海澱可以深入挖掘的文化細節。
  大西山展現的市井百態,民間煙火形成了一本活色生香的“北京鄉土風物誌”,等待人們去披沙揀金。在大西山臂彎中,車耳營、管家嶺等民俗旅游村正試圖利用這筆得天獨厚的文化遺產。建設民俗村也是保護和傳承民俗,但要註意,建設民俗村第一要求有“反差”,旅游是“游反差”。第二,旅游要給人提供舒適。保護和傳承民俗,是創新不是守舊。
  民俗文化是彰顯區域文化魅力,影響區域品牌指數的最活躍、最直接、最具親和力的名片,更是一個地區展示獨特氣質的最好的文化標誌。懷揣對民俗文化的敬仰之心,對大西山民俗文化的保存和傳承正在摸索中前行,而海澱在這一過程中大有可為。
  採寫/新京報記者 張雪松  (原標題:歲月豐慶,西山風情畫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caqcdohep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